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公司(Kazatomprom)与捷克能源巨头ČEZa.s.公司签署了一项为捷克核电站供应天然铀精矿的重要合同。该合同标志着哈萨克斯坦在欧洲核能市场业务的进一步扩张,加强了其在全球铀市场的地位。
哈萨克斯坦贸易与一体化部副部长詹妮尔·库舒科娃宣布,哈方决定派遣高级代表团赴美就进口关税问题展开磋商,此举旨在主动应对贸易挑战并深化双边经济合作。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出台全面关税政策、对哈萨克斯坦商品加征27%高额关税引发全球贸易紧张升级的背景下,该代表团将致力于推动降低贸易壁垒的对话、争取出口商品公平待遇,并寻求特定商品的关税豁免。目前具体出访日期尚未确定。
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底,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相继任命了驻塞浦路斯共和国的外交代表。其中,哈萨克斯坦决定直接在该国设立大使馆,而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则分别委任其驻意大利大使兼任驻塞浦路斯代表。这些决定恰逢欧盟-中亚峰会前几周做出,这似乎并非巧合。峰会结束后发布的联合声明第四条揭示了背后的逻辑:欧盟与中亚双方均表态支持联合国安理会第541号(1983年)和第550号(1984年)决议,这两项决议规定塞浦路斯共和国是岛上唯一合法政权。
马克龙周三告诉法国第五电视台,他计划在联合国关于巴以冲突的会议上最终确定这一举措,法国将于6月与沙特阿拉伯共同主持该会议。马克龙表示:“我们必须努力获得认可,我们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实现这一目标。”“我这么做不是为了取悦任何人。我这么做是因为在某个时候它会是正确的。”
最近围绕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秘书长伊曼加利·塔斯马甘别托夫的争议,揭示了哈萨克斯坦与该组织关系的不稳定性。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解放日”行政命令,对57个国家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其中,哈萨克斯坦成为唯一被列入该名单的中亚国家。与之相对,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仅被征收10%的基础关税,而哈萨克斯坦则面临高达27%的关税,预计将于4月9日生效。
伊朗确认将于周六举行会谈,但与特朗普声称的直接谈判相矛盾。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奇周一晚间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周六将举行“间接”会谈。伊朗国家媒体随后报道称,阿拉格奇将会见美国驻中东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阿曼将担任调解人。
土库曼斯坦积极参与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包括“欧洲-高加索-亚洲”(TRACECA)和“阿富汗-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等路线。据土库曼斯坦国家通讯社(TDH)报道,这些项目有助于提升土库曼斯坦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使其成为具有地区和大陆重要性的物流运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