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反对派领导人亚伊尔·拉皮德呼吁内塔尼亚胡下台,并要求在议会内部组建新政府。
12月2日,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在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期间,与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以及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分别进行了会谈,就双边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进行了讨论。
12月2日,哈油气公司和阿布扎比港务集团在迪拜签署了协议,双方将成立联合工作组,研究在里海沿岸建设造船厂的相关问题。
欧亚经济联盟在经济合作和一体化方面基本上效率低下,但矛盾的是,这恰恰是其存在的理由
以色列坦克包围了加沙的印度尼西亚医院,当日以色列的直接袭击造成至少12人死亡。加沙卫生部长驳斥了以色列关于在希法医院发现哈马斯隧道的说法,并称其“纯粹是谎言”。
11月20日,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同伊拉克总统拉希德举行了会晤。
美国国务院南亚和中亚事务局(SCA)宣布,为促进经济合作,美国与中亚五国于11月16日启动了B5+1商业平台。
哈数字发展创新和航天工业部表示,《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草案》尚处于制定阶段。
能源问题是推动中国与中亚共和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动力。中国致力于缓和地缘政治贸易在能源进口方面的脆弱性,这种贸易依赖航运线路,而在海上封锁的情况下可能不安全。正如亨利·J·凯尼所指出的,“到2025年,通过马六甲海峡的中国石油进口将占其总进口量的四分之三以上,因此中国正在寻找替代方案”。中国政府将中亚视为能源资源的良好替代来源,这不足为奇,因为该地区拥有巨大的能源潜力。里海沿岸五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 21.6%,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 45.6%。当我们谈论中亚对中国能源供应的重要性时,我们应将其放在与能源安全问题相关联的更广阔的背景下来考虑,因为能源安全是任何国家安全的一个组成部分。威廉·沃利认为,“能源不安全会降低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实力和影响力”,没有充足的能源资源(国内或其他),国家就无法成为地区强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来说,由于基础设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能源安全问题变得更加紧迫。 因此,中国政府需要中亚国家,主要原因是为了使其能源供应多样化,而这些国家本身则将中国视为“一个充满活力、易于进入的出口市场,以及一个重要的(非俄罗斯的)渠道,通过这个渠道,他们可以将其商品分销到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重要的是,与其他国家政府不同,中国政府愿意并有能力向这些国家提供广泛的财政援助,这对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是绝对必要的。而且这种支持不受任何民主化、人权和其他西方国家典型要求的限制。 此外,中国在中亚的存在也是对俄罗斯影响力的有效制衡。事实上,“对于中亚国家来说,两个地区大国争夺石油和天然气肯定比屈从于俄罗斯的垄断更‘有趣’”。应该指出的是,俄罗斯似乎意识到,中国不仅是限制西方在该地区影响力的“有用”伙伴,也是竞争对手。对中亚国家而言,中国对确保地区安全,尤其是在防止分裂主义运动方面十分重要。
本周一,印度外交部称,印度-格鲁吉亚外交部间第七次磋商(FOC)在新德里举办,双方重申了深化双边关系的承诺。